中文科
非華語學生居於香港,必須具備一定的中文能力,才能融入本地社會。本校在中文教學上以聽、說、讀、寫為本,輔以不同學習活動,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,讓學生認識、瞭解及欣賞中國文化。同時,本校亦舉辦家長班,為非華語家長提供接觸中文的機會。 |
目標:
1. |
提升學生聆聽及說話能力。 |
2. | 設計校本寫作工作紙,加強學生寫作能力。 |
3. | 培養學生對學習中國語文的興趣,讓他們欣賞中國文化。 |
4. | 啟發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,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。 |
學校定期為學生安排不同的節日活動,增進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。活動包括透過播放動畫和簡單的活動工作紙,我們讓學生認識節日的起源和特色。 |
中文課堂著重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。除運用資訊科技,如平板電腦外,亦會透過小組討論、角色扮演和匯報、班際講故事比賽等活動,鼓勵學生多講中文。 2021-2022年年度共有41名同學獲邀參加由「香港校際朗誦協會」主辦的詩詞獨誦比賽。有賴老師的悉心培訓,大部分同學都取得優良的成績,當中3A 吳承祐, 季軍 3A 翁騰凱 , 季軍 6A 李俊焱,成績令人鼓舞! |
中文課堂著重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。除運用資訊科技,如平板電腦外,亦會透過小組討論、角色扮演和匯報、班際講故事比賽等活動,鼓勵學生多講中文。 |
中文繪本學習圈 整體目標
– 推動官小間跨校教研的協作交流文化 – 建立教授非華語學生的繪本教研團隊,並進行教研 – 提升學與教素質
– 提升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興趣與說話能力 – 提升非華語生的創意及自主學習能力 – 培養良好品德 3.家長方面: – 讓家長和學生享受親子共讀繪本的樂趣
|
學生佳作
家長工作坊
家長工作坊的目的是透過不同的活動,讓家長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。活動包括練習書法、猜燈謎、製作花燈和湯丸、運用自學中文的電腦軟件等。 |